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分析

来源:本站 浏览量:2776 发布时间: 2013-04-09 字体: [ ]

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张,结构逐步优化,在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推动广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纵向比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

1、规模不断扩张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8.23亿元,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比上年净增加40.0亿元,比增量较快的近五年年均增量31.64亿元还多8.36亿元。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8.42亿元;外商经济实现增加值9.04亿元;港澳台经济实现增加值0.77亿元。

建市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总量突破50亿元用了19年时间,从5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用了4年时间,经济规模扩张的周期大大缩短(如下图)。

2、结构逐步优化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55.9 :32.9 调整为10.5:56.2 :33.3 ,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0.3和0.4个百分点(如下图)。

在第二产业中, 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为118.53亿元,占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45.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为50.8%,拉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

 

3、贡献日益凸显从经济增长看,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长15.8%,高于同期GDP增速2.0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9%、17.8%、15.4%,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民间投资看,全市民间投资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8%,首次突破50%,较上年提升8.5个百分点。

从税收收入看,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共上缴税收收入(含国税和地税)4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国税收入14.71亿元,增长16.7%;地税收入29.13亿元,增长17.2%。

从就业人数看,2012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6.5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65万人,增长19.0%;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3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61万人,增长7.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4、比重稳步提升

从企业户数看,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户数量大幅增加。据工商部门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工商登记私营企业7454户,比上年增加1012户,增长15.7%;个体工商户100453户,比上年增加13099户,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165户,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资金来看,企业注册资本大幅增长。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69.92亿元,比上年增加53.12亿元,增长24.5%。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39.01亿元,比上年增加10.35亿元,增长36.1%。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私营企业比重大幅提升。2012年,全市私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9.42亿元,比上年增加34.07亿元,增长75.1%。私营企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4%,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二)橫向比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1、全省占比降低。201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非公制经济的比重为1.84%,比2007年降低了0.05个百分点,比1985年建市时降低了1.16个百分点。

2、发展速度不快。从2007—2012年的六年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17.1%,居全省第16位,比全省平均增速低0.7个百分点,仅快于德阳、绵阳、巴中、阿坝和甘孜五个市州(见下表)。

 

3、相对差距增大。2007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17位,到了2012年仍居第17位,而绵阳、宜宾和雅安三市都提升了1位,内江和凉山提升了2位。从净增加总量来看,2007—2012年我市净增加总量158.20亿元,居全省第17位,仅高于雅安、巴中、阿坝和甘孜四个市州。从与相邻市州的总量变化情况来看,2007年我市与绵阳和遂宁的总量差距只有216.62亿元和63.28亿元,但到了2012年,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扩大到了496.36亿元和138.82亿元(见下表)。

2007年—2012年全省分市州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及位次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位

市(州)

2007年总量

位次

2012年总量

位次

位次 

变化

增加  总量

位次

全  省

5305.72

— 

14062.6

 —

8756.91

 —

成  都

1691.90 

4759.36 

3067.46

1

自  贡

198.14 

11 

491.38 

12 

-1 

293.24

13

攀枝花

106.27 

16 

323.93 

16 

217.66

16

泸  州

211.79 

603.63 

391.84

8

德  阳

331.32 

729.20 

-1 

397.88

6

绵  阳

316.65 

754.59 

437.94

3

广  元

100.03 

17 

258.23 

17 

158.20

17

遂  宁

163.31 

15 

397.05 

15 

233.74

15

内  江

197.47 

12 

577.14 

10 

379.67

9

乐  山

245.87 

577.23 

-2 

331.36

11

南  充

269.58 

702.40 

432.82

4

眉  山

183.86 

13 

483.58 

13 

299.72

12

宜  宾

251.10 

694.33 

443.23

2

广  安

176.01 

14 

423.13 

14 

247.12

14

达  州

263.53 

658.26 

-1 

394.73

7

雅  安

86.15 

19 

229.28 

18 

143.13

18

巴  中

91.83 

18 

212.95 

19 

-1 

121.12

19

资  阳

198.75 

10 

570.09 

11 

-1 

371.34

10

阿  坝

39.79 

20 

90.32 

20 

50.53

20

甘  孜

28.37 

21 

74.28 

21 

45.91

21

凉  山

211.15 

624.75 

413.6

5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要素保障不力。一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单一。大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企业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不多和信用等级低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市多数企业为资源型企业,仅依靠资源实施简单再生产,企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企业少。三是土地和人才需求不足。随着国家土地审批政策的日益严格,企业用地难的矛盾更突出。在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资源的不足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环境需改善。尽管与前些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政策、认识和环境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存在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部门在审批企业上报的各类项目中存在审批环节过多、周期过长、办事效率不高。面向企业的培训、咨询、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

(三)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企业个数少。2011年,全市工商登记私营企业6442户,居全省第17位,2012年也仅有7454户,不但个数少而且规模偏小。二是产业层次低。我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技术简单、投资小,低水平的加工企业居多,缺乏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应有的“专、精、特、新”特征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要在财政、税收、信贷、审批、土地等方面给予同规模、同产业、同技术水平、同预期收益的招商引资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银、担、企有效沟通机制,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建立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竞争平台,让非公有制经济平等进入投资市场。

(二)进一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基础设施、资源优势、劳动力和区位优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来我市投资。要重点承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制度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强化对知识、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投入的鼓励,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要引导企业培育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形成特色产业或优势企业的产品品牌,打造企业特色产业和产品配套链。要鼓励企业专利技术申报,奖励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广元造”,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注:按照全省统一口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商和港澳台经济。民营经济只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