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定增势、加快发展”的工作主基调,强力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资源转化战略,以项目投入和产业支撑为抓手,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全省,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全省
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68.66亿元,增长13.8%,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继续领先全国、全省水平(如下图),分别比全国、全省快6.0、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8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0.29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6.55亿元,增长9.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5%、68.65%和23.7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06、9.47、3.27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三)生产供给充足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市积极强化各项惠农政策,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2万亩,增长0.2%;粮食总产量148.8万吨,增长1.6%;其中,小春粮食作物产量44.7万吨,增长1.9%;大春粮食产量104.1万吨,增长1.4%;油料产量19.7万吨,增长3.4%。预计出栏生猪393.1万头,增长2.4%;出栏牛10.3万头,增长0.8%;肉类总产量34万吨,增长2.5%。
工业发展良好。实现工业增加值189.91亿元,增长22.1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58%,拉动经济增长8.08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均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1.5亿元,增长18.0%(如下图),比全省平均增速快1.9个百分点。
一是工业五大板块贡献突出。五大板块工业实现增加值128.32亿元,增长15.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0个百分点。其中,建材工业增长11.9%,电子机械工业增长20.3%,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4.4%,金属工业增长21.3%,能源工业增长16.0%。二是新增企业拉动工业快速增长。全市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户,其中,新建企业37户、规模以下成长进入规模以上企业21户,拉动工业产值增长7.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33.8%。三是近八成重点产品产量增长。在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罐头增长66.2%、铁矿石原矿量增长59.4%、发电量增长40.1%、商品混凝土增长33.5%。下降较大的产品有:彩色电视机下降20.9%、布下降15.4%。
建筑业快速增长。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总产值75.29亿元,增长10.4%。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0.38亿元,增长22.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08%,拉动GDP增长1.3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8.23亿元,增长15.8%,比同期GDP增速快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20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5.13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90亿元,增长15.4%。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拉动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5.1%,比上年提高1.0百分点。
(四)需求持续向好
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在近几年灾后重建形成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如下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5.3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14位,增长3.4%。其中,安装工程投资26.12亿元,增长88.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72.58亿元,增长9.5%;建筑工程投资353.05亿元,增长0.2%。
一是项目个数大幅增加。全年全市共有施工项目1184个,同比增加109个,增长10.1%。其中,亿元项目115个,同比增加18个,增长18.6%;新开工项目759个,同比增加114个,增长17.7%。投产项目756个,同比增加75个,增长11.0%。二是新开工项目贡献突出。本年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18.4亿元,增长37.4%,拉动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三是一产业投资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3%。四是民间投资大幅增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0亿元,增长23.2%,比国有投资快3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8%,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城乡消费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2.99亿元,增长15.8%(如下图)。其中,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3.54亿元,增长31.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快16.0个百分点。
一是城镇市场好于乡村市场。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35.68亿元,增长16.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7.31亿元,增长14.5%。城镇市场快于乡村市场1.8个百分点;二是餐饮业增长最快。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25亿元,增长15.9%;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98亿元,增长15.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3.02亿元,增长15.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4亿元,增长15.8%,餐饮业分别比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快0.1 、0.2和0.1个百分点;三是主要商品销售趋旺。在限额以上的主要大类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四是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33844万美元,增长14.0%。其中,出口总额27266万美元,增长3.9%。
(五) 经济运行质量趋好
财税收入增长较快。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6.83亿元,增长17.9%(如下图)。其中,税收收入19.82亿元,增长17.8%;非税收入7.01亿元,增长18.1%。
工业经济效益较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6.8,比同期提高40.8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利润总额32.1亿元,增长35.6%;资产贡献率17.5%,比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2元,同比增加2377元,增长16.2%(如下图),分别比全国、全省快3.6和2.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2189元,经营性收入3136元,财产性收入603元,转移性收入25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9元,同比增加755元,增长15.4%,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9和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工资性收入2725元;家庭经营性收入2477元。
金融运行平稳。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33.81亿元,增长11.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3.30亿元,增长22.0%,比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34.34亿元,增长18.1%。其中,短期贷款增长28.4%,中长期贷款增长12.9%,票据融资增长163.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下行,价格指数回落导致部分总量指标欠目标预期。2012年,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上年价格指数偏高和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主要价格出现了下跌,影响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总量目标预期的实现。如,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比上年回落8.7个百分点(2012年为98.6%,2011年同期为107.3%),全年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16亿元以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回落幅度亦在3个百分点左右,影响各相应行业总量3亿元左右。价格影响全部经济总量(GDP)25亿元左右。
(二)服务业发展乏力,部门和行业数据对宏观经济指标支撑不足。从相关部门、行业指标看,部分部门和行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协调性、匹配性较差,对主要经济指标的支撑不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核算中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速。如,与上年相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证券交易额、商品房销售面积、保费收入等指标增长速度一直呈下降。如,各月与上月环比,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资质建筑业总产值、批零住餐销售额等指标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较大。再如,与目标相比,部分部门指标数据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相差较大。
(三)产业结构不优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各产业增长的快慢,更取决于产业结构影响。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第一、三产业一般呈常态发展,各地区间的增长差距不大,第二产业却可能超常规发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如果增速慢的第一产业比重大,增速快的第二产业比重小,那么经济增长就会慢。在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更大。尽管我市三次产业结构逐年得到了明显优化,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2年我市第一产业占比为19.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9.5和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为47.0%,比全省低5.8个百分点,制约经济快速增长。
三、2013年经济走势的基本预判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启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重要之年,更是推动广元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从宏观政策形势看:2013年,国家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在扩内需促消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城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着力。国家通过支持秦巴山区、西部地区跨越发展,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从上年四季度开始,全国宏观经济的一些先行指标逐步趋好,市场需求回暖,呈企稳回升态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将进一步趋好。从自身发展潜力看:在灾后重建和资源转化战略的带动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统筹城乡的深入推进,工业主导作用更趋显著,投资和消费需求仍将持续较旺,全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向好。
综上分析,2013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将有利于需求扩张和生产发展,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GDP有望增长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