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17年全市投资实现大跨越

来源:市统计局 浏览量:3142 发布时间: 2018-02-05 字体: [ ]

广元固定资产投资继灾后重建高速增长后,经历了2011年至2016年的低迷徘徊,2017年回归高速增长,实现大跨越。

一、投资运行主要特点

(一)投资增长实现大提速

201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下简称全社会投资)首次迈上700亿元大关、达到7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为2010年以来最高增速且首次超省平和最高排位。

 表1    2010—2017年全市全社会投资总量、增速及排位情况

年份

投资总量(亿元)

增速(%)

增速比全省高(百分点)

增速排位(位)

2010

480.15

9.3

-3.7

18

2011

500.37

4.2

-13.5

19

2012

515.3

3.4

-15.9

21

2013

541.09

5.0

-11.7

19

2014

561.74

3.8

-8.2

19

2015

583.23

3.8

-6.4

19

2016

618.35

6.0

-6.1

16

2017

715.13

15.7

5.5

6

(二)项目数量再上新台阶

全市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单纯设备购置项目,下同)继2016年首次实破1500个大关后,再迈2000个新台阶,达到2022个,增长33.0%。其中,续建857个,增长60.8%;新开工1165个,增长18.0%;竣工投产1226个,增长32.4%。2017年全市施工项目总数在全省排位由上年第14位攀升至第10位。一年施工项目数当于“十二五”期间5年施工项目数的47.8%。

(三)三大版块支撑强劲

从项目类型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和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三大版块强力支撑着全社会投资高速增长。三大版块完成投资618.3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86.5%,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率为105.9%,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以西成高铁、广平高速、县乡公路、市政设施、水利电力、园区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最高、增速最快,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最大。

       表2        2017年全市全社会投资构成表


投资总量(亿元)

增长(%)

比重(%)

对全社会投资增长贡献率(%)

全市

715.13

15.7

100

100

  # 基础设施投资

265.94

28.7

37.2

61.2

   产业投资

233.25

15.3

32.6

31.9

   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

119.14

11.6

16.7

12.8

   房地产开发

83.58

-11.7

11.7

-11.4

   其他投资

13.22

66.5

1.8

5.5

(四)“三新”领域投资新发展

全市在狠抓传统领域投资同时,“三新”(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代表经济社会发展一种新趋势和新动能)领域投资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全市“三新”领域投资3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占全社会投资的46.2%。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14个门类有“三新”投资。其中,新技术与双创服务活动投资增长最快,增长2.9倍;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投资占比最高,占“三新”领域投资总量的24.3%。

 表3        2017年“三新”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

                                       


总量(亿元)

增长(%)

占比(%)

“三新”领域投资

330.55

13.9

100.0

   # 现代农林牧渔业

10.99

47.9

3.3

     先进制造业

55.73

18.8

16.9

     新型能源活动

47.14

-27.3

14.3

     节能环保活动

10.94

37.4

3.3

     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

6.37

-35.4

1.9

     新技术与双创服务活动

0.73

286.1

0.2

     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

80.32

30.1

24.3

     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

53.01

34.4

16.0

     现代综合管理活动

65.32

26.1

19.8

(五)涉农领域投资高增长

在精准扶贫等投资强力拉动下,全市第一产业及涉农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市第一产业投资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1%;第二产业投资225.2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投资439.01亿元,增长14.8%。一产业投资增速分别比二、三产业高19.2、18.3个百分点。全市涉农项目(一产业全部项目,二、三产业中财政资金用于三农领域项目)投资143.5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0.1%。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22.81亿元,增长5.9倍。

(六)工业与技改投资呈现新活力

工业与技改投资扭转了上年负增长、低增长的颓势,呈现新活力。全市工业投资2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比上年(0.8%)提升12.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比上年提升8位。技改投资152.25亿元,增长11.7%,增速比上年(3.8%)提升7.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 比上年提升6位。

(七)民间投资保持高热情

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实现高位增长,占比得到巩固和提升。全市民间投资37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高于上年5.9百分点,高于省平8.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51.8%,占比高于上年0.1个百分点,高于省平2.6个百分点。从资金流向看,民间投资增幅最大的是第一产业(45.20亿元),增长44.8%;第二产业(163.23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162.03亿元),增长5.4%。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投资率高位攀升、投资效率低下。 近年来,全市投资始终在90%以上,长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全市投资率97.7%,较2016年又提升4.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较高的投资反映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空间较大,经济增长对投资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也反映出投资效率不够高。2017年全市投资效果系数10.1%,比全省低3.3个百分点。

项目结构不平衡、平均规模下降。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下同)依然延续了上年中等规模项目紧缩的失衡结构。5000万元以下项目个数占比84.2%、实现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35.2%;5000-10000万元项目个数占比仅4.8%、实现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6.1%;亿元及以上项目个数占比11.0%、实现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42.4%。受小项目多,大项目少的影响,全市项目平均规模(0.82亿元)较上年下降7.3%,其中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0.51亿元)仅与上年持平。新开工项目如剔除广平高速的影响,平均规模则下降14.7%。项目结构失衡与规模下降均不利于投资的可持续增长。

房地产投资下滑、稳增长压力大。从5月开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8个月呈负增长且降幅逐月扩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3.58亿元,下降11.7%,下拉全社会投资1.8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开发先行指标来看,除本年到位资金微增长1.8%外,其余指标均呈大幅下滑。其中,土地购置面积(11.03万平方米)下降57.1%;新开工面积(150.09万平方米)下降41.4%。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