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元市统计局!
广元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2-04-08 来源:本站 分享: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带领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克服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缓给我市带来的种种压力,在农业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而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总体上仍保持增长趋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企业扭亏成效显著,市场运行平稳,对内开放成效显著,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慢于全国全省,自然灾害造成农民减产减收,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一、综

我市国民经济在大灾之年,仍然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87.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5亿元,下降8.6 %;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2.19亿元,增长8.0%。国民经济各产业结构比例主要因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占36.5%,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26.9%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6.6%,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5859元/人,比上年提高2.4%

二、农

2001
年,我市继续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遭受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干旱和后期瀮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农业减产减收,部分农民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26亿元,比上年下降13.2%.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面积减少、经济作物、蔬菜面积增加。由于受灾严重,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奋力抗灾自救,恢复生产,但粮食、油料、药材、水果等主要作物产量仍然减产幅度很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种植业产值实现2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5.7%
林木营造、抚育及管理得到加强。由于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4万公顷,增长7.3%,其中:飞播造林2.13万公顷。封山育林8667公顷,中幼林抚育1万公顷,营造经济林1927公顷,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0.3%。但主要林产品及竹木采伐量下降,全年实现林业产值4.59亿元,比上年下降8.1%
畜牧业稳中略降。全年虽受干旱缺水及饲料短缺影响,仍然出栏生猪253.6万头,仅比上年下降4.2%,年末存栏212.2万头,下降5.1%;羊出栏36.7万只,下降8.3%;禽兔出栏2015万只,增长0.6%;肉类总产量达到22.5万吨,下降2.6%。牧业总产值实现20亿元,下降0.7%
渔业生产快速发展,规模养殖不断扩大。积极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白龙湖及大、中、小型水库、塘堰等养殖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1270吨,比上年增长22.5%,渔业产值达到8201万元,增长22.8%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1
年实绩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76.3万吨 -45.0
油料总产量 7.0 万吨 -33.7
出栏肉猪 253.6万头 -4.2
猪牛羊肉总产量 22.5万吨 -2.6
烟叶产量 1552 -76.0
水果产量 10.4万吨 -20.7
蚕茧 3955 -7.0
禽蛋 22964 -17.3
牛奶 1730 36.7
水产品产量 11270 22.5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当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2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9.2平方公里,新建机耕道444.4公里。年末农机总动力75.34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15377台、16.1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8.8万吨,减少6.9%。农村用电量1.41亿千瓦小时。
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7302万元,比上年增长3.1%,“三大扶贫工程开始启动,共启动94个村的新村扶贫工程,400户贫困户移民搬迁;启动了21个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和7个县区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增产增收基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外来企业已开始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市工业经济走出了长期持续低谷徘徊的状况,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实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盈利。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轻工业产值8.79亿元,增长6.6%;重工业产值18.34亿元,增长23.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9.67亿元,增长16.9%,国有工业11.51亿元,占总产值的42.46%;集体工业1.18亿元,占4.35%;股份合作工业0.17亿元,0.66%;股份制工业 10.12亿元,占37.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3.98亿元,占14.6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0.13亿元,占0.48%。在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1.57亿元,占5.79%
工业经济运行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55.73%,比上年上升了21.8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3%,销售收入23.25亿元,增长16.44%;利润总额由上年的亏损9025万元,转为盈利616万元;亏损面为28.74%,比上年下降12.64个百分点;亏损额8068万元,下降42.3%,减亏5908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亏损额为4825万元,占全部亏损额的59.8%,比上年减少5467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
比上年±%
307万吨 -10.0
5218万米 6.6
6486 5.2
1.89万吨 14.1
90万吨 4.6
3.5万吨 91.7
6836 -7.0
发电量 18.24亿KWH                -4.9
软饮料 10.49万吨 14.9
招商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亿元,比上年增长44.1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2.8%,其盈利额达到4827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盈利额的55.58%,利税总额达到8011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01%,增长63.89%
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4亿元,比上年下降22.47% ;完成增加值1.55亿元,下降23.27%;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26.65万平方米,施工房屋竣工面积55.2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12.55%36.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重点工程陆续完工,全社会投资规模总量比上年有所减少。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76亿元,比上年下降4.36 %,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1.89亿元,下降24.73%;集体经济投资3.16亿元,增长1.9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71亿元,下降6.24%;其他经济投资6.90亿元,增长83.0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3.60亿元,下降2.37%;更新改造投资3.58亿元,下降5.74%;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下降22.80%
不含农村集体和城乡私人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1.14亿元,房屋竣工面积51.5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1.88万平方米。
全市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公司一期扩建工程投产,农村电网一期改造结束, 宝珠寺水电站、兰渝输油管道顺利完工,绵广高速公路瓷窑铺至沙溪坝段竣工通车,沙溪坝至金子山段高速公路、剑阁至金子山、青川至金子山快速通道进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继续稳定发展。全年公路客运量达到2043万人,比上年增长0.4%,客运周转量10.17亿人公里,增长4.04%;公路货运量1445.6万吨,增长35.9%,公路货运周转量7.2亿吨公里,增长11.5%;公路通车里程4566公里;内河货运量102万吨,下降19.12%,货运周转量1496万吨公里,增长42.97%;水路客运51万人,下降25.93%,客运周转量676万人公里,增长16.15%;内河航道里程137公里。
邮电业务收入完成33953万元。全市电话(座机)用户达到20.16万户,比上年净增3.36万户,其中:城市11.67万户,增长15.9%;乡村8.5万户,增长26.2%。全市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6.7部。移动电话新增97116部,达到17.94万部,比上年增长1.2倍。

六、贸易、旅游

商贸流通渐趋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增长3.2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7.7亿元,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3.4亿元,下降4.6%;集体经济3.5亿元,下降2.4%;个体私营经济23.7亿元,增长7.3%;其他经济9.8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4.1亿元,增长3.1%;餐饮业5.1亿元,增长6.6%;制造业1.8亿元,增长3.0%;其他行业2.9亿元,增长8.8%。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全年商品成交总额达到2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实现外贸调供总值18268万元,比上年增长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905万美元,增长20%
旅游事业持续发展。2001年新辟旅游线路1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2.5万人次,增长11.6%,国内旅游收入4.03亿元,增长12.2%,接待境外旅游者402人次,减少4%,旅游创汇8.73万美元,增长19.6%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实现59522万元,比上年增长8.2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739万元,增长4.55%;上划省级财政8130万元,增长 6.65%,上划中央两税15653万元,增长4.02%。财政支出160972万元,增长59.56%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88.26亿元,净增11.33亿元,增长14.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99亿元,增长2.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78亿元,净增8.70亿元,增长15.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9.7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7.02亿元,减少23.7%;中长期贷款余额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5.1%。银行现金收入274.54亿元,现金支出274.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19.6%,净回笼货币2184万元,比上年增加13884万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817万元,增长4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567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250万元。财产险赔款金额3063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 1931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7项,其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12项,科技产业15项,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7项,重点组织申报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8个。建立子项目6个,开发新产品15个。全市取得科技成果35项,其中:地()16项,县级17项。专利申请16项,专利授权10项。建立市、县科技试验示范园4,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各类中等专业学校13所,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各类职业中学校11所,普通中学251所,比上年增加1所;小学校点2330个,比上年减少275个。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388人,比上年下降35.1%,招生3258人,增20.3%,在校学生8135人,增7.6%;有教职工779人,其中专任教师671人。中小学在校学生46.6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教职工28875人,其中,专任教师2374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3.41%。年末幼儿园数142所,比上年减少83所;城乡在园幼儿5.5万人,比上年下降16.4%。全年参加大专、本科自学考试人员12744人次,年内有663人获得大专、本科毕业证书。各类大专院校录取学生4169人,比上年增长28.2%;成人高校录取5335人,下降15.2%;中专中师录取4037,比上年下降5%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45.4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94.76%;有线电视台6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87座,卫星地面站15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66%。电影观众人数达到248.8万人次。
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013个,病床7915张,卫生技术人员11535人。农村卫生院298个,病床2874张,卫生技术人员3476人。村设医疗点237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4749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94.4%。卫生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开展。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256次,参加运动会的群众达到8.09万人次,中小学生体育达标24.56万人。获省级以上运动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4枚。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303.22万人,净增0.63万人,增长0.2%;其中女性146.59万人,占总人口的48.3%;非农业人口56.12万人,占总人口的18.5%。计划生育率达到98.41%,比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3885人,出生率7.8‰;死亡人口18731,死亡率6.12‰。人口自然增长率1.68‰

十一、物价、人民生活及劳动就业

2001
年,我市市场物价总水平在食品类和服务类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呈现小幅上涨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定基比)为102.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3,结束了长达三年的下跌局面。在所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中,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4.0%,食品类上涨2.6%,其余五类(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仍呈小幅微降态势。
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2.0万人,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4.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111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2万人。年末下岗职工人数为24738人,比上年增长3.7%,年内通过各种途径累计实现再就业19250人。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7342,比上年增长10.8%
城镇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因灾减少。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3元,比上年净增加248元,增长5.39%,人均消费支出4151元,增长8.0%,恩格系数为0.39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比上年减少7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4元,增长3.3%,恩格尔系数为0.5797。全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3637,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46.3万元.
说明:
公报中GDP、农业、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保险业等几类指标为快年报数。
人口总数由公安局提供,出生、死亡、自然增长情况由计生委提供。
价值量指标(产值)均为现价,增长幅度均按可比价计算。